宠物食品中不同原料的可膨化性有何区别?
发表时间:2020-06-16 00:07:07
淀粉类原料
对淀粉类原料进行适当加工可改善宠物食品的消化率。加工的难易程度随淀粉或淀粉类谷物的品种来源不同而变化。
玉米与块茎类容易膨化,作为主要淀粉来源时,其宠物食品产品的容重一般较低。相比而言,小麦与稻谷或面粉则需要更大的功率才能使产品获得相似的容重与产量。即使在同一谷物品种内,其可加工性仍存在差异。软质小麦及其副产品要比含蛋白质较多的硬质小麦更容易膨化。
蛋白质原料
未经熟化的油菜籽蛋白质是多数宠物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可部分溶于水。这类蛋白质经挤压系统中的温度、水分及停留时间等条件作用后,将具有延展性,在其细胞结构外形成良好的包膜层,同时因变性而失去水溶性。蛋白质一且失去水溶性,也就丧失了许多功能特性,甚至变得没有活性,即难以再现其延展性。所以,许多可用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因其蛋白质溶解度较低而很少对产品膨化发生作用,甚至有可能阻碍产品的膨化。
许多植物性蛋白质的水溶性较高,这种蛋白质可通过挤压熟化加工成组织化的蛋白质产品。该产品的容重受到挤压过程的控制,这一点与淀粉类原料的容重非常相似。由于饲料原料具有各自不同的可加工性,因此将淀粉类原料与蛋白质类原料混合可生产出各种不同质量的产品。
在挤压膨化期同,如果产品中淀粉类原料含量高,最利于产品的膨化,其次是植物性蛋白质,而动物性蛋白质对膨化则无促进作用,甚至会起阻碍作用。因此,在那些因蛋白质含量高而限制淀粉用量的配方中,淀粉类原料必须是纯淀粉或经严格选择的谷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佳的膨化。若不能使淀粉含量达到适当膨化所需的水平,则应添加小麦面筋或大豆粉等植物性蛋白质,以便促进膨化。
脂肪或脂类原料
脂肪或脂类除具有与蛋白质相似的增强饲料咀嚼性及韧性的作用外,还具有润滑性与弹性。当脂肪总含量低于8%时,可增强宠物食品的膨化性能,但当脂肪含量高于8%时,则会减弱面团强度与膨化性能,并使产品的质地变软。在生产加工脂肪含量17%以上的高能量宠物食品时,建议在产品干燥冷却后,从外部将脂肪以喷涂的方式添加到产品中。
脂肪来源对膨化率也会产生影响,以特定原料形式提供的脂肪与以纯脂肪或几乎纯脂肪的形式添加的脂肪相比,对膨化的影响小,如以全脂油菜籽提供脂肪对膨化的影响要小于纯菜籽油。
在宠物食品配方中添加0.5%~1%单酸甘油酯,可消除粗糙的表面,减少细粉尘,并使产品具有更明显的形状。另外,单酸甘油酯可与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许多膨化产品的黏度降低。

粗纤维原料
?粗纤维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物质是饲料中活性相对较差的成分,当其含量占混合物总重的15%以上时,则会减弱产品的膨化性能。

灰分原料
低灰分原料可改善产品的膨化性能,并减少挤压部件的金属磨损。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低灰分原料的选择对于生产猫的食品尤为重要。
?多数宠物食品配方中都含有纤维素、矿物质、食盐、维生素及增色剂、乳化剂等,这些成分或原料含量的增加会降低产品的膨化性能。